在与企业的接触过程中,总是发现很多“未老先衰”的企业,这些企业发展多年,但是长不大,无法成为行业领军企业,难以摆脱多年来形成的低水平路径发展。他们为什么无法实现持续成长?战略、营销、管理、财务、渠道、人力资源,都可以从中找到或此或彼的原因,但归根结底就是因为缺乏支撑企业长期发展的能力内核,即企业不能建立起自己某一方面的核心竞争力,或者暂时建立了某一方面的核心竞争力但不能保持长久,进而也就无法将这种核心竞争力进行自我孵化。 那么,对于当下的企业而言,到底依靠什么可以实现可持续发展扩张?大连依科咨询管理有限公司的资深管理师认为,企业要实现永续扩张,就必须建立核心竞争力,找到独有的“核模式”。企业要寻找在这个行业成长的核心能力,首先要树立善于学习的心态和机制,从企业的经营实践进行“复盘”,成功了知道为什么成功,失败了知道为什么失败,在不断总结过往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的基础上,建立属于公司独有的发展模式;同时,以“能力核”为圆心,聚合并优化组织资源,形成新型、高效的运营管理体系,结合市场环境变化,与时俱进,渐进式地结合社会大趋势,升级优势能力核,这样核心能力就能不断壮大,形成与对手的比较优势。 在新一轮经济增长周期中,过去“摊大饼式”的外延扩张模式,必须放弃。企业必须回归到核心能力的圆点,长期培育可自我裂变、具独特优势的能力核,然后进行裂变式扩张,实现核变式内涵发展。大连盛辉钛业有限公司就是一家将“核模式”运用得非常出色的企业。鉴于钛合金材料应用领域不断扩大、行业快速发展的特点,2003年盛辉钛业进入了钛合金研发生产领域,搭上了钛工业这列高速发展的列车。建厂之初,盛辉钛业就意识到科技进步、自主创新才是企业的生存发展之路,企业与中科院金属所、大连理工大学等科研院校以各种方式展开全面合作,致力于打造研发平台。借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这一平台将金属所和盛辉钛业科研、技术人员进行整合,在短时间内建立了一支具备钛行业专业知识和拥有比较丰富工程经验的骨干队伍,主要从事在高端实验室技术基础上将具有重要应用前景的科研成果进行工程化、产业化技术研发。成立8年来,盛辉钛业以钛产品为突破口,以技术的支持不断裂变扩张,逐步拥有了完善的产业化生产平台、研发平台和销售平台,推出了面向国内外医疗领域钛合金植入物类产品应用的高性能医用钛合金棒丝产品的综合技术指标,得到了客户认可和好评。航空紧固件用型材则完成了与美国AMS、ASTM产品标准、欧洲产品标准的对接,达到了进口型材实物件水平,成为国内首家可生产钛合金冷墩型材的厂家,满足了国家重大项目对材料的要求。目前这家公司的钛产品已打入航空、医疗器械、体育休闲等多个领域,40%的产品已替代进口,成为国内重要的钛合金生产基地之一。 事实上,结合自己的能力与行业生命周期协同发展,对企业成长速度有重大影响。有优势却无核,企业也难以实现成功,只有培养足够的能力核基础,方能在长期的成长跑道上保持领先的速度。 |